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三集 閩臺族譜:印證兩岸血脈的“延續傳承”
首页> 港澳台繁体中文> 海峽兩岸> 專家訪談 > 正文

第三集 閩臺族譜:印證兩岸血脈的“延續傳承”

来源:光明網2025-04-16 13:49

  在福建龍巖的客家族譜博物館,館藏著數萬冊族譜。這些書卷詳細記錄著兩岸家族的遷徙與傳承。族譜作為家族的“身份證”,不僅記錄著家族血脈,更是一座跨越海峽的橋梁,讓失散的親人得以重逢,讓漂泊的遊子找到根脈。即便相隔兩岸,族譜上的每一筆書寫,都訴說著割捨不斷的親情。

  作為客家族譜博物館的重要館藏之一,《丘百五郎公家譜》詳實記錄了丘氏家族的世代變遷,展現了家族的起源、遷徙與文化傳承,成為後人尋根的重要依據。

  丘逢甲是丘百五郎的後裔,出生於臺灣,是清代著名的抗日保臺愛國之士。甲午戰爭馬關條約簽訂後,丘逢甲組織並親自率領數萬人的抗日赴臺義軍英勇奮戰、浴血抗敵。抗日失敗後,丘逢甲返回大陸,投身教育事業,創辦了許多書院。

  1992年,丘逢甲的侄孫女丘秀芷首次回到大陸,開啟尋根之旅。丘秀芷是一位在臺灣享有聲譽的作家。隨著對家族歷史的深入了解,受家族愛國精神的影響,她一直反對臺灣一些學者歪曲歷史和否認中華民族根源。每次她回來參加宗親活動,都能看得出她對上杭這塊祖地的油然而生的親切感。

  博物館中還保存了許多其他客家人的族譜,這些族譜不僅是家族歷史的見證,更是兩岸情感聯結和共同發展的象徵。臺灣的許多家族祠堂至今仍供奉著從大陸遷來的祖先牌位,族譜上的名字見證著歲月流轉,而兩岸人民尋根的腳步從未停止。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家族的記憶始終在血脈裏流淌。每一次翻開族譜,都是一次跨越海峽的相聚。

  出品人:郭林   總策劃:郭麗君   總監製:張春麗   策劃:高賽 龔亮   監製:高建進 張文驍 李睿宸   統籌:劉家銘 王辛元   編導:張雋曄   撰文:龔亮

[ 责编:王辛元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