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粵澳攜手 助力中醫藥走向世界
首页> 港澳台繁体中文> 粵港澳大灣區> 大灣觀察 > 正文

粵澳攜手 助力中醫藥走向世界

来源:光明網2025-01-21 09:41

  【大灣觀察】

  2024年12月19日,正在澳門視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考察。習近平總書記聽取粵澳共建中醫藥高端科技支撐平台的情況介紹,對他們整合多學科先進技術,助力中醫藥走向世界的做法表示肯定。

  澳門有悠久的中醫藥傳統,橫琴則在生產方面具有較大優勢。在「澳門註冊+橫琴生產」等模式的支持下,已有80多家澳資企業落戶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一款款中藥產品也從這裡經澳門遠銷海外。橫琴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是琴澳兩地優勢互補、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探索。

  打造中醫藥高端科技支撐平台

  「作為粵澳共建中醫藥高端科技支撐平台,橫琴實驗室亮點紛呈。」在一個外觀像核磁共振機的儀器旁,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簡稱「橫琴實驗室」)主任劉良告訴記者,「這是『零磁』中醫證候診斷裝備。實驗室首次應用量子極弱磁技術檢測中醫證候狀態下的功能信息,建立了『零磁』中醫證候診斷技術平台。」

  在另外一個寬敞的房間裡,記者看到並列放置的若干個大型機器,都有可視窗。「這是中藥新藥創製『四化平台』。」劉良解釋說,實驗室打造了全球首個「一站式、無人化」中藥新藥創製平台,從中藥化學成分分離提取到藥物活性測試,實現全流程智能化、數位化、工程化、自動化,大幅度提高了研發效率、節省成本。實驗室還研發了首批12個Ⅰ類新藥和3個醫療器械,助力中醫藥產業化。

  2023年12月28日,橫琴實驗室揭牌啟動。「廣東省中醫藥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珠海經濟特區疊加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呈現出無可比擬的制度和地理優勢。主要建設單位廣州中醫藥大學和廣東省中醫院實力雄厚、學科優勢突出。實驗室還整合廣東省以及澳門、香港等地的中醫藥優勢資源,開展協同創新、協同攻關,促進協同發展。」劉良說。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表示,廣東省中醫院不僅為橫琴實驗室建設提供豐富的臨床資源,使科學研究源於臨床、回歸臨床,還為橫琴實驗室建設提供優越的科技和人才資源,與實驗室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共同打造複合型創新隊伍。

  一年來,實驗室圍繞中醫人體免疫防禦體系開發、中醫人體表型與證候原理解讀、重大慢病中醫「防、診、治」研究與技術開發、中醫現代診療裝備開發、新型藥物創製這五大方向布局重點攻關任務,致力於整合多學科先進技術培育中醫藥新質生產力,推動實現產學研一體化。

  據介紹,實驗室還基於國產華為昇騰晶片建立了智算中心,開發了中醫橫琴大模型,匯聚涵蓋逾1000億字符的中西醫藥知識文本和臨床診療數據,實現中醫+西醫+中西藥物三大「智能體」交互,創建「人-機協同」治療方案,實現中醫臨床傳統診療方式向「數智化」轉變,推進中醫臨床診療現代化,並走向世界。

  大力培養港澳中醫藥青年人才

  2017年,廣州中醫藥大學首次開放招收澳門保送生,澳門青年何泳儀嘗到了「頭啖湯」。入學後,何泳儀潛心鑽研岐黃技藝。完成本科學業後,何泳儀繼續讀研,進入細分領域深造,主攻針灸推拿。2022年底,何泳儀考取了澳門中醫師執業資格證書。最近,她還在準備內地的中醫執業醫師資格相關考試,未來在廣州和澳門行醫。

  另一澳門學生林心怡談起自己選擇中醫專業的原因時直言,是受嶺南地區濃郁的中醫藥氛圍影響。由於父母是廣東人,對涼茶、中藥感興趣,這讓她從小對中醫有崇拜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她感受到了國家對中醫藥的支持,「我想未來中醫藥應該很有發展前景」。

  近年來,來廣東求學的港澳青年日益增加。何泳儀告訴記者:「報考我們學校的港澳學生越來越多,還有不少師弟師妹主動諮詢來內地讀書事宜。」

  「學校擁有5000多名港澳校友,一直致力於利用豐富的教學、科研、醫療、人才優勢和資源,為大灣區提供優質中醫藥服務供給,讓更多人享受到高質量中醫藥服務。」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陳文鋒說。

  粵港澳三地聯合培養中醫藥人才,也有諸多探索。比如,2019年,澳門科技大學與廣州中醫藥大學簽訂了合作培養中藥本科學生的協議;2022年,粵港澳高校中醫藥基礎課程教育聯盟啟動,通過「課程共享、學生共學、教師互派、學分互認」,促進粵港澳中醫藥領域深度交流協作,打造灣區中醫藥人才培養新平台。

  探索發展新模式推動中醫藥國際化

  2024年9月5日,3款澳門中成藥內地註冊用研發樣品成功從澳門經橫琴口岸進口至橫琴粵澳藥業有限公司,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實現了澳門中成藥內地註冊用研發樣品成功進口的首次突破。

  自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成立以來,這樣的好消息層出不窮。作為貫徹落實《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由粵澳兩地合作開發的首個項目,產業園成為澳門推動中醫藥產業化和國際化的重要載體。

  走進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的場景處處可見。在分子態(珠海橫琴)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企業自主開發的現代中藥無人工廠生產線正在對中藥材進行自動化、智能化加工及量化處理。「我們採用的是激流破壁工藝、常溫提取方式,能夠最大程度保留中藥材的活性成分。」公司工作人員在一旁介紹道。

  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產業配套和政策環境的日趨完善,越來越多中醫藥企業選擇紮根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如今產業園已逐步構建覆蓋中醫藥、化妝品、保健品、醫療器械、生物醫藥、醫療服務等多領域的產業體系,產業集聚效應初具規模,為澳門「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以澳門為窗口,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是粵澳攜手發展中醫藥的重要使命。據了解,截至2024年10月底,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成功幫助9家企業合計13款產品獲得莫三比克植物藥註冊批文,3家企業11款產品獲得巴西中成藥註冊備案上市許可。同時,產業園還通過開展專業培訓、交流沙龍等多種形式,為澳門及葡語國家的傳統醫藥領域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這也為中醫藥走向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報記者 雷愛俠 吳春燕)

[ 责编:張雋曄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