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共築青年夢 同心向未來 ——廣東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砥礪十年全新起航
首页> 港澳台繁体中文> 粵港澳大灣區> 大灣觀察 > 正文

共築青年夢 同心向未來 ——廣東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砥礪十年全新起航

来源:光明網2024-12-31 09:42

共築青年夢 同心向未來 ——廣東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砥礪十年全新起航  

香港大學青年科創學院在夢工場舉辦專場活動。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供圖

共築青年夢 同心向未來 ——廣東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砥礪十年全新起航

  夢工場內的國際化街區成為創業青年休閒、團建的好去處。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供圖

共築青年夢 同心向未來 ——廣東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砥礪十年全新起航

  俯瞰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供圖

  【大灣觀察】

  「在粵港澳大灣區,夢工場是我們青年人的圓夢場。」12月12日,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以下簡稱「前海夢工場」)推介會暨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後,香港青年、天空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姚震邦向參賽選手們分享了自己的切身感受。原來,這位香港賽區的資深評委,已經在前海夢工場創業10年。

  2014年,由廣東省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深圳市青年聯合會和香港青年協會三方發起成立的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開始運營。十年來,前海夢工場面積增長了4倍多,累計孵化創業團隊1373家,其中港澳台及國際團隊955家,50家成長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作為香港青年來內地發展的「第一站」,前海夢工場被他們稱為「夢開始的地方」。

  作為第一批入駐前海夢工場的創業者,一開始,姚震邦從事的是智能家居產品的研發製造,而隨著產業的變化,在前海夢工場配備的創業指導、專業服務的幫助下,他重新定位未來賽道和發展目標,開始轉向智慧城市領域中的安全系統和終端設備,成功申請十餘項專利,年銷售額達到數百萬元。他充滿信心地表示:「未來目標是數千萬元。」

  「姚震邦們」的創業十年,正是前海夢工場創業十年的精彩折射。在一項項見真章、有實效的改革舉措和制度創新下,全新起航的前海夢工場在高質量發展、打造新質生產力等經濟發展的大政方針指引下,奮力為深港兩地科創發展再添新動力。

  托舉港青圓夢前海

  前海,變化之快,日新月異。步履匆匆的譚章熹正忙著趕往新開設的香港分公司。2018年,譚章熹回國創業,選擇紮根前海創立睿思芯科(深圳)技術有限公司,短短六年時間,這家從事晶片設計和製造的初創企業已成長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與多家國際晶片巨頭達成合作,已完成數億元融資。

  近兩年前海的變化,也讓譚章熹感受愈發深刻。「現在新的政策對聯結港澳更加傾斜,也更積極擁抱國際化,科技創新創業的環境越來越好,公司核心團隊中,幾乎多半都是香港青年。」譚章熹說。今年,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拓展,他決定在香港開設子公司,「一開始通過中介詢問,走完程序起碼要六到九個月的時間,夢工場了解到這一情況,安排了綠色通道和專人服務,每天幫忙跟進,不到二十天就辦完了手續」。

  深港地相近、人相親,前海更是緊鄰香港,兩地優勢互補,機遇共享。隨著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進程加速,「深港合作」這一前海的「底色」更加濃郁。夢工場今年8月推出「1510」發展模式,即構築「1元創新坊」高質量產業空間,極大緩解創業團隊成本壓力;出資5億元組建夢工場基金,引入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支持港澳科創企業發展;匯集香港五大高校創新資源,建設轉化應用平台、提供孵化導師服務、搭建深港聯絡橋梁;供給「1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打造「創新生態港」和「苗圃—孵化—加速」階梯培育體系;為企業開展訂單對接、融資需求、場景開拓、產品出海等服務……這些舉措主動對接「香港所需」,真心實意服務香港經濟發展,真金白銀支持香港企業拓展內地市場,真抓實幹助力香港青年圓夢前海。

  一系列新作為、新政策,使前海構築了一個「創新閉環」,以點帶面推動深港合作全面深化、系統提升。「香港的高校培育了大量的人才,也孕育了很多早期、前沿的技術,前海助力這些初創團隊成長,再反哺學校,對研發進行進一步的資助與合作。」作為香港城市大學的兼職教授,譚章熹對這種深港聯動的「創新閉環」充滿了信心。

  深港協同助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如果說前海是「特區中的特區」,夢工場作為香港青年夢想騰飛的「第一站」,正是前海為大局先行探路的「試驗場」。當前,面對如何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並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一重要命題,前海夢工場已經主動「揭榜掛帥」,先行先試。

  「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超級聯繫人』作用,強化兩地教育和人才的深度融合,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的高效協同,形成國際化人才吸附與培養的磁場效應,打造世界級的優質高等教育樞紐,在這一方面,前海做得很好。」12月6日,在前海論壇上,經濟學家、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這樣評價。

  「前海將夢工場的未來定位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質生產力創新創業平台,全面整合深港各自的科研、產業及市場優勢,助力港青港企將『夢想種子』具化為創新創業項目。」前海夢工場運營公司總經理莫偉軒說。

  「1510」發展模式推出四個月來,已有66家企業通過深港兩地專家聯合評審成功進駐,主要聚焦人工智慧、生命健康、新材料等前沿領域。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也紛紛在前海夢工場孵化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平台。

  今年11月,由於看中前海夢工場聚集的資源,創業者盧青帶領思靈生物創業團隊入駐了香港大學青年科創學院。「這裡已經形成了科學家創業團隊、資本市場、專業服務機構聚集的生態,每天身邊都流動著各種各樣優質的資源。」盧青說,「我們的專利技術、研發這『上半程』依託香港大學理學院和醫學院,而企業發展、市場開拓這『下半程』放在前海夢工場這一平台,這讓各項環節都更加專注、專業、高效。」

  現在,遇到想要來前海發展的年輕人,盧青總會勸他們「趁早」,「香港的創業青年越來越積極踴躍,希望大家儘快把握住這麼好的機會」。

  以貼心服務吸引更多青年前來逐夢

  「到今年底,我已經幫助超過1000名香港青年來深圳工作和創業啦!」來前海四年,香港青年周盼說著流利的普通話,自信大方的神采已和初來乍到時的懵懂判若兩人。

  「2021年,我報名了『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來到前海工作,當時對內地還不是很了解,家人也有些擔心。但前海這邊提供了交通便利、價格便宜的公租房,還有許多針對港青的服務,讓我很快適應下來。現在不僅家人對我的生活、工作條件很放心,女朋友也隨我從香港一起來前海發展了。」周盼回憶起這些年來的感受,不無讚嘆。

  「為了讓香港青年沒有後顧之憂地來到前海尋找未來,我們不僅提供高標準『港青驛站』,為香港青年提供免費短期住宿,每年提供保障性租賃住房,開通『前海一站達』定製巴士線路,還發布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就業創業發展的12條具體措施,內容涵蓋港澳青年創業、就業、生活等各個方面。」莫偉軒告訴記者。

  今年3月,由前海管理局和香港青年協會共同設立的前海香港青年發展中心在前海夢工場正式啟用,為香港青年在前海打造專屬服務平台,通過「港人服務港人」的模式為香港青年提供原汁原味的「港味」服務,支持他們在灣區生活、實習、就業、創業。

  作為最早一批嘗到了甜頭的香港青年,周盼也想讓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年像他一樣來到前海,擁抱廣闊的發展空間。他開始經營社交媒體,將自己的經歷放在網絡上。現在不僅熟悉他的朋友、同學過來詢問,還有數千名香港青年得到了他的幫助。

  「今年推出的新政策誠意更大,對港澳青年的吸引力也更強了,我有信心大家都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在前海,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對於未來,周盼充滿了期待。

  (本報記者 黨文婷 嚴聖禾)

[ 责编:張雋曄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