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濠江快評】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相較於粵港兩地高等教育,澳門高等教育受到辦學空間有限、學科專業設置局限等問題的製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教育示範區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發展戰略,尤其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橫琴深合區」)成立兩周年來,為澳門高等教育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創新發展模式,拓展辦學空間
長期以來,辦學空間狹小製約著澳門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澳門大學新校園建在橫琴深合區,由澳門特別行政區依照特區法律對其實施管轄,這開創了澳門高等教育在粵「借地」發展的新模式。澳門大學橫琴校園面積為1.09平方公裏,是原校區面積的20倍,極大地拓展了辦學空間,改變了先前有「校」無「園」的境況。澳門大學新校園設立了十個住宿式書院,成為澳門唯一一所采用「書院+學院」模式的高校。
近期,澳門大學連接橫琴口岸通道橋順利竣工並完成驗收,通道橋將更好地便利澳門大學師生進出橫琴深合區,也將便於大灣區高校與澳門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及合作。橫琴新校園為澳門大學跨越式發展夯實了基礎,近年來澳門大學發展速度明顯提升。
建設產學研示範基地,加強科技創新與轉化
加快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動橫琴深合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重要支點的有效途徑。
澳門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先後在橫琴深合區建立了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兩個產學研示範基地,致力於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兩個產學研示範基地充分發揮澳門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的科研優勢,分別依托各自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前沿科技研究。同時,建立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公共服務平臺等一系列科研平臺,圍繞新材料、大健康、智慧城市、生物醫藥、微電子、現代中醫藥、人工智能等核心產業開展科技研發,與企業進行產學研深度合作,並孵化了一批科技型企業。
高精尖人才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資源。澳門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借助各自產學研示範基地,面向海內外吸引研究人員,推進人才引進、培養與交流活動,同時發揮其在中葡人才交流中的優勢,吸引國際優秀人才。
打造創業孵化園地,支持高校青年創業
創新創業是促進澳門高等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和創新鏈有效銜接的重要方式,有助於培育澳門新產業、新企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高水平打造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中葡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等一批創客空間、孵化器和科研創新載體,構建全鏈條服務生態。
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毗鄰澳門大學,為澳門高校學生提供了創業孵化園地。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橫琴深合區民生事務局等曾在創業谷舉辦多期面向澳門青年和澳門高校學生的創業訓練營,吸引眾多來自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等高校的在校學生參與。創業谷具有非常成熟和系統的澳門青年創業孵化服務,且與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和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相鄰,為產學研合作架起了橋梁。
創建旅遊人才培訓基地,釋放國際化教育優勢
澳門高校旅遊教育獲得國際廣泛認可。為充分發揮澳門旅遊教育方面的獨特優勢,2019年12月,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教育培訓基地揭牌儀式在澳門旅遊學院舉行。揭牌儀式後,澳門旅遊學院與橫琴新區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建「澳門旅遊學院橫琴培訓基地」。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教育培訓基地(廣州合作中心)揭牌,旨在發揮穗澳兩地資源優勢,強化旅遊行業產學研交流合作,為大灣區培養對接國際旅遊酒店服務標準的高級管理專才。
伴隨「粵澳合作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站」在橫琴深合區設站,由澳門旅遊學院開發的澳門職業技能認可基準與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相銜接,通過「一試三證」考試的粵澳考生可同時獲得內地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澳門職業技能證明書、澳門職業技能認可基準技能證書三個證書。這也標誌著粵澳技能人才評價交流合作不斷深化,粵澳兩地人才流動更加暢通。
概而言之,橫琴深合區建設的深入推進將持續為澳門高等教育升級發展註入新動能,澳門高等教育升級亦將為橫琴深合區建設提供人才、科技等創新資源支撐,實現雙向賦能。
(作者:焦磊,系華南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